面对眼科诊疗操作精细入微、学习周期漫长的挑战,近日,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中心大胆引入虚拟现实(VR)与增强现实(AR)技术,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注入“科技芯”,显著提升了学员的临床检查与手术操作能力。
打破传统,高精度虚拟平台构建“掌上眼球实验室”
告别“纸上谈兵”和单纯观摩,眼科中心创新打造了基于VR/AR技术的智能临床技能培训平台。该平台以毫米级精度1:1还原了眼球22个关键解剖结构,构建起高拟真度的眼部解剖模型系统。
学员不仅能沉浸式观察不同病理状态下的眼部表现,更能亲手进行虚拟操作,系统实时反馈操作数据,实现精准评估与即时纠错,为掌握精细检查技能打下坚实基础。
重塑教学,阶梯式训练打通“虚拟到现实”成长链
中心精心构建了“认知-技能-实战”三阶递进的VR/AR培养体系:通过VR解剖学习与AR辅助理论课的深度融合,扎实筑牢眼科基础知识;借助虚拟环境中的标准化病人训练与VR模拟操作,搭配AI智能指导与实时纠错功能,助力学员反复打磨操作手法,精进临床技能;最终衔接临床见习考核、多站式OSCE评估,并创新性引入虚拟复杂病例会诊环节,实现与真实临床挑战的无缝对接。
这一科学体系不仅有效压缩了传统培养周期,更显著提升了学员的操作熟练度与临床决策能力,为高质量眼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协同未来,产学研共拓智慧培训新生态
为确保技术的持续领先与深度应用,眼科中心积极携手科技企业,深化产学研合作。双方正着力探索开发智能数据分析与反馈模块,旨在构建更精准的操作评价系统。
同时,中心也在积极探索制定VR/AR眼科培训技术规范,推动这项前沿技术在住培临床能力培训中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应用,为培养新时代“手上功夫硬”的眼科医师开辟新路径。
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中心通过VR/AR技术的深度整合,不仅破解了眼科住培操作训练的难点,更引领了医学教育模式的智慧化升级,为提升未来眼科医师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。(祝文文)